祝贺博士研究生刘威于期刊CEJ发表文章-揭开碳纤维气凝胶上锚定钼、铁双金属活化过硫酸盐高效可持续去除水中诺氟沙星的神秘面纱

第一作者:刘威

通讯作者:董颖博教授

通讯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DOI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2667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刘威在国际SCI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6.744)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highly efficient synergy of adsorption and degradation for norfloxacin elimination by Mo/Fe anchored carbon fiber aerogel via peroxydisulfate activation”的文章。在本研究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Mo2C-Fe3C锚定的面内生物质碳纤维气凝胶(Mo/Fe-KFA),该气凝胶具有致密的3D纤维结构,可锚定并暴露高密度金属反应活性位点。由于诺氟沙星能在Mo/Fe界面上快速富集,因此增强了活性物质在寿命内传质效率,Mo/Fe-KFA-PDS系统在pH 3–11的宽范围内,仅5分钟即可实现99%以上的NOR去除。Mo/Fe-KFA中Mo和Fe之间通过石墨碳链(Mo-C-Fe)的电子传输加速了Fe3+/Fe2+循环,并大大延长了催化剂的耐久性,连续运行96小时,保留时间为0.5–1秒,NOR去除率超过85%。这意味着1g Mo/Fe KFA可以在重力驱动下净化~43.2L的NOR废水,并保持~85%的活性。

摘要

在过氧二硫酸盐(PDS)高级氧化工艺(AOPs)中,活性氧(ROS)的传质和催化剂的可持续性是消除污染物的限速步骤。近年来,诺氟沙星(NOR)由于其潜在的生态毒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Mo2C-Fe3C锚定的面内生物质碳纤维气凝胶(Mo/Fe-KFA),以首先在纳米表面富集NOR,并通过PDS活化立即从界面原位降解。由于NOR在Mo/Fe界面上快速富集,并在其寿命内增强了ROS的传质,Mo/Fe-KFA-PDS系统在pH 3–11的宽范围内,在5分钟内实现了99%以上的NOR去除。Mo/Fe-KFA中Mo和Fe之间通过石墨碳链(Mo-C-Fe)的电子传输加速了Fe3+/Fe2+循环,并大大延长了催化剂的耐久性,连续运行96小时,保留时间为0.5–1秒,NOR去除率超过85%。这意味着1g Mo/Fe KFA可以在重力驱动下净化~43.2L的NOR废水,并保持~85%的活性。结合DFT计算,系统地研究了PDS转化路径和NOR的详细高去除动力学及催化剂的耐久性。最后,通过UPLC-MS鉴定了NOR的降解中间体,并评估了相应的毒性潜力。这项工作开发了一种可持续、高效和经济的水有机污染物净化策略。

✦作者介绍✦

刘威,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水体污染控制、光催化水体净化、芬顿氧化技术以及环境水体净化催化材料等方向研究。负责东营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参与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等多个项目。最后,再次祝贺刘威博士研究生,并祝愿课题组研究生不断创新,再接再厉,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材料开发团队公众号


zh_CNCN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