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至23日,全国人大闭幕后不久,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三位市长在一周内前往同一地方调研,强调同一项工作。这就是太湖和太湖的治理工作。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太湖的治理。江苏在太湖周边有五个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的领导人前往太湖进行研究。这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深入实践,也是深化研究、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01下一线,走湖堤,探水情怀,
三位市长在调研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亲身体验。
3月16日,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率先到吴中区调查太湖寺前水源和围网养殖拆除区水质。
在太湖寺前的水源地,吴庆文乘船深入湖区,近距离观察湖水情况,认真听取水质监测、水量保证、藻类情况预警等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情况。
在东太湖东山区围网养殖拆除区,吴庆文认真检查了区域水质,详细了解了近岸水草管理保护工作。
吴庆文说:“要科学运用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浮叶植物的打捞处置效果。
3月17日,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军带队调研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来到马山月亮湾七里堤工程二轮二期疏浚现场,赵建军对疏浚量和淤泥固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藻配合秸秆发酵处理资源利用系统前,赵建军详细检查了工艺流程。
“藻泥处理成本是多少?有机肥销售渠道畅通吗?”赵建军接连提问,得到肯定答复后,赵建军肯定了企业与高校合作探索藻泥市场化处置的创新做法。
3月23日,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磊对太湖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盛磊一行乘船深入朱山湖区,实地考察海藻情况。随后,他们来到葛湖附近的水生态恢复项目现场,检查了环湖和水生植物的恢复情况。
检查现场后,盛磊要求进一步提高湖泊治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确保太湖水质持续稳定改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差距和不足,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这是12个关键方面之一。
三市官员深入前线,脚踏实地,检查真相,注重太湖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党的十大决策部署,深化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
02用心用心坚决守护太湖安澜
有关心,有决心,也有信心,有方法。
下沉一线调查研究的目的不是打卡作秀,不是只调查不研究,而是找准问题,找到正确的路径,共同让“太湖明珠”绽放得更加灿烂。
调研结束后,赵建军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研究无锡市制定的促进太湖无锡水质根本改善的相关行动计划,听取市太湖办、水利局、市政园林局、农业农村局、宜兴市关于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和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治太工作的期望和关怀,把委托记在心里,把感恩变成行动。”赵建军明确提出“五聚”——
聚焦外源减量、内源减负、生态修复、应急防控、能力提升,大力推进年度重点太平洋治理项目,加强太湖二轮二期和湖生态疏浚,科学布局若干湖滨湿地和“水下森林”,加强重要水质和藻类监测,巩固和提高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
赵建军说:“为治太工作争取更大的支持,凝聚更大的协同作用。”。
吴庆文还强调了水体监测的重要性。
太湖寺前水源已建成5.8公里防藻围栏,配备巡逻快艇连续巡逻。同时,太湖原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监测相关检测指标。
吴庆文要求实时关注太湖藻情,严格监测水质,确保水源周边水质稳定,为安全优质供水提供有力保障。还说:“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太湖蓝藻的防治,继续加强水源地的预警、监测和检查机制,建设水源水质安全防线。”。
盛磊在密切关注藻情和水质变化的同时,专注于污水处理。在曹桥污水处理厂,盛磊指出:“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旧管网调查修复,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加快新管网建设,不断提高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积极推进尾水生态净化和中水回收利用,努力尽快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标准”,确保太湖水质持续稳定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询问了太湖的水质和是否有蓝藻。
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官员在太湖边的调查步伐传达了如此明确的信号——
江苏将牢记委托,密切关注实施,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有效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太湖治理,坚决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个保障”,坚决保护太湖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