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郑立莉
通讯作者:林海教授
通讯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DOI:10.1016/j.biortech.2022.127457
✦图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郑立莉在国际SCI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F=9.642)发表了题为《Simultaneous removal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calcium by the novel strain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C-3 with goo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的文章。在本研究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显著碳酸盐沉淀能力和良好环境适应性的新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细菌,对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C-3同时去除氨氮(NH4+-N)和钙离子(Ca2+)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氮平衡分析确定了菌株NH4+-N的去除途径,并通过监测碳酸酐酶(CA)的分泌和分析富Ca2+和无Ca2+体系中pH值、碳酸根(CO32-)和碳酸氢根(HCO3–)浓度的变化,探索了Ca2+沉淀途径。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了菌株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C-3诱导的Ca2+沉淀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这项工作为处理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的NH4+-N和Ca2+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并揭示了HNAD沉淀Ca2+的途径和机理。
✦ 摘要 ✦
本研究分离到一株对高浓度NH4+-N和Ca2+有较强去除效率的细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C-3,该菌株在较宽的pH范围和较高的NH4+-N、Ca2+浓度下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氮平衡分析表明,NH4+-N的去除途径包括80.12%的同化作用和16.60%的HNAD。Ca2+通过与CO32-和HCO3–形成碳酸钙(CaCO3)而去除,而CO32-和HCO3–由菌株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C-3分泌的CA催化CO2水合作用生成。CA和HNAD为碳酸盐沉淀提供了碱性环境。产生的CaCO3以方解石的形式存在,表现出独特的形貌和元素组成。
✦作者介绍✦
郑立莉,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微生物水体修复、生物技术研发等方向研究。参与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等项目。最后,再次祝贺郑立莉博士研究生,并祝愿课题组研究生不断创新,再接再厉,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材料开发团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