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北湖污水处理厂光伏电站最终实现全容量正式并网运行,开启了武汉控股绿色产业的新篇章。
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据估计,在25年的运营期间,光伏项目每年可提供约2200万度的绿色清洁电能,节省约0.8万吨燃煤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约2万吨,环保效益突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武汉控股碳峰碳中和事业,实践“二十大‘双碳’”贡献战略目标。
据了解,北湖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是武汉市主城区首个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
该项目在建了多个国内项目“第一”:
1装机规模全国污水厂第一
2中国第一个分布式大跨度柔性支架的数量
3中国第一个柔性支架单跨
是武汉市城市投资集团、水务集团、武汉控股的年度重点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出台,武汉控股紧随其后,积极探索和寻求新时代的能源经济模式。因此,在“双碳”在目标下,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也被提上日程,“光伏+污水厂”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巨大空间的自然优势,降低污水处理厂的用电成本。
自北湖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启动以来,武汉控股绿色产业分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协调光伏阵列安装、电气安装调试等工作,充分参与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进度和施工安全,武汉控股绿色产业分公司牵头成立“技术攻关、项目管理、运维保障”三组,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全面控制项目安全、质量、进度。
厂房跨度大,最大连续跨度为730米,其中二次沉淀池面积单跨度为59.3米。绿色产业分公司与中南电力设计院共同克服了技术难题。经过反复的技术论证,选择了大跨度柔性支撑光伏的技术方案。大跨度带来的挠度问题可以通过张拉副电缆有效调节,使光伏电站既安全又美观。
北湖污水处理厂承担武昌市污水处理工作的一半,为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绿色工业分公司的技术突破、项目管理、运维保障团队主动与北湖污水处理厂、武汉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理厂、武汉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参与发电站并网方案的制定,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处理厂,最终制定并网发电实施计划,确保光伏并网发电期间的工厂生产“零影响”。